行业资讯

Industry Information
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清理僵尸企业应兼顾人员安置与债务危机
  • 僵尸企业难搞定 人员债务两大危机需解决
发布时间:2016-01-20

实际上,过去尽管钢铁业去产能政策迭出,却在执行层面存在“不公平”现象。大型钢企认为自己环保投入大、经营规范,指责部分小型钢企偷漏税、环保投入少;而部分小型钢企则认为大型钢企依靠政府补贴、银行贷款维持亏损经营,市场产能过剩情况下,小型钢企受到了不公平待遇。

中国钢铁业去产能的政策或文件已经出台多轮,但是实际情况却是,近几年钢铁业集中度不增反降,钢铁业兼并重组缓慢,产能过剩压力越来越大。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去产能,剑指不符合国家能耗、环保、质量、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。人民日报日前发文指出,有些地方对一些没效益的“僵尸企业”非要硬撑着给贷款、给补贴,政府干预过多,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,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。这样的表述意味着,去产能政策将对国企、民企实施无差别对待。

人员安置债务危机待解决

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,处理钢铁行业的“僵尸企业”,需要解决职工安置问题、债务问题以及社会问题。“处理‘僵尸企业’,简单地靠开会议和发文件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。”
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按国内重点钢铁集团的统计口径,国内重点钢企2014年末职工总数为174.24万人;其中,在岗职工2014年末为161.91万人。如果以淘汰2亿吨产能作为本轮钢铁去产能目标,按照人均年产钢400吨简单测算,约直接有50万职工需要得到妥善安置;如果以安置每个职工需要10万元来测算,仅安置职工一项总共就需要约500亿元的资金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员工安置问题,钢企关停、破产可能带来大量的坏账,也成为去产能的一大难题。钢铁业多位观察人士对证券时报·莲花财经记者表示,除了政府补贴,“僵尸钢企”的“还阳”手段还包括了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,而随着钢企占用上游资金的增多,清理“僵尸企业”的难度也在增加。

分析师称,当前我国钢铁业总负债超过3万亿元,钢铁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%左右,钢铁企业的破产意味着将会出现大量坏账,债务处置将面临一定风险。(来源:证券时报)

上一篇:国家重拳整治水污染 地方不作为将被问责   下一篇:僵尸企业生存实录:宁可亏损也要活着